崇政殿中。
官家身著龍袍負手而立,站在那幅直達殿頂巨幅宋夏地圖前。
如今這幅巨大宋夏地圖,如騰龍探爪一般,伸出了三個觸目驚心的箭頭。
這三個箭頭從宋朝國土橫貫西夏國內。
三個箭頭分別是熙河路。
下面有一行小字李憲,熙河路經略使兼兵馬總管章直,熙河路兵馬副總管兼第一將王厚。
涇原路。
下有一行小字涇原路,環慶路體量經制邊事兼簽書涇原路經略司事王中正,涇原路經略使沈括,涇原路兵馬總管種師道。
鄜延路。
下面有一行小字鄜延路經略使兼兵馬總管高遵裕,鄜延路兵馬副總管兼第一將種諤,李舜舉。
其中涇原路,熙河路雖是兩路,但兩路卻于西夏的鳴沙城合兵一處,直抵西夏興靈二州腹地。
而鄜延路則顯得觸目驚心,長長地跨過西夏橫山以西三州,越過瀚海直抵西夏興慶府。
官家雖一輩子沒有上過戰場,沒見過兵馬廝殺是如何,但從校閱兵馬以及臣下的奏報中揣測可知。
這兩路伐夏到底意味著什么?
對官家而言,熙寧變法可以說王安石,韓絳,章越三人輔臣之功,最后以收功青唐為建樹,而元豐改元后,官家從幕后走向臺前,親自主政而不再如以往事事依賴于宰相輔助決策。
僅僅從熙寧改元至元豐是不夠的。
官家需要一場蓋世戰功,以破國之站立威于臣下,徹底樹立起趙宋皇室,他堂堂天子的權威!
所以這一戰他不愿假手于人,只要打下了夏國,他便可媲美于唐太宗,中興之主的稱號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