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日報》的報紙,每一天都印刷了上百萬份,在全國各地免費發放,更是引導著各地的輿論,逐漸朝著華北抗日同盟軍這邊傾斜。
漸漸地,也有一些中間派的報紙,派遣記者進入了陜北地區,進行實地采訪。
對于各地來的記者,陜北地區的華北抗日同盟軍主管官員,讓他們組成了一個記者團,由幾名士兵帶領之下,任由他們在陜北各地進行采訪,不加阻攔。
認識到了陜北這邊的政策之后,各地的中間派報紙,也逐漸開始傾向于華北抗日同盟軍這邊。
《華北日報》除了報道陜北那邊實行的新政策外,另外也開始報道華北抗日同盟軍在陽泉基地這邊的建設情況。
尤其是那一片片工廠區域,在報紙上出現的時候,讓全國的百姓們都把目光轉移到了華北地區這一座基地里面。
中間派的報紙似乎也看到了華夏的希望,那些記者團在陜北地區采訪完畢之后,也轉移到了陽泉基地這邊進行采訪。
對于這些記者團,林峰是舉雙手贊成的。
偏聽則暗!
有了這些報道,不用林峰他們自己怎么辯解,就有人替他們說明真相。
另外,對于這些記者團,林峰還邀請他們進入華北抗日同盟軍其他縱隊的轄區里面,進行采訪報道。
其他縱隊和陜北那邊不一樣,陜北那邊現在不是戰事,所以自由一些。而在其他縱隊那邊,華北抗日同盟軍政治部提了一個要求,就是軍事禁地不能去,其他例外。
有了這個要去之后,記者團的人員們,也紛紛前往其他縱隊進行實地調研。
六月下旬,輿論的風向,徹底變換了。一些報紙,也開始報道華北抗日同盟軍這幾年時間內,和鬼子打得大仗,取得的成果。
全國各地的百姓們,對于華北抗日同盟軍也越來越關注了。
輿論上的慘敗之后,也讓重慶方面不得不接受這一個現實。
在陽泉基地這邊的張文白,接到重慶方面通知之后,又接連和林峰等人談了數次。
一直到了六月底的時候,林峰和張文白他們進行了六次談判,終于打成了初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