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灰色的陰云籠罩天空,仿佛一場大雪即將到來。
驛道上的糧車一眼望不到頭,從伊闕排到臨汝,滿載小麥、粟米、豆子。操著各種口音的夫子神情麻木,小心翼翼地看著車輛。
驛道兩邊尚未開墾的農田里長滿了雜草,驢騾馬駝載著大大小小的箱子慢悠悠地走過。一隊人正在路邊休息,他們將箱子從驢騾背上解下,讓牲畜們能夠輕松些,自己也趁機吃點食水,恢復體力。
“汝州這地怎么不種粟麥?”一位操著華州口音的夫子詫異地問道。
一路行來,河南府的人雖然少,開墾的地也不多,但終究不全是蠻荒,尤其是洛陽周邊,可以依稀看出官府是花了大力氣恢復生產的。但汝州怎么回事?連根人毛都見不到。押運的軍校只需策馬出去轉上一圈,回來時手里必然提著獵物,這也太荒涼了!
“大驚小怪!”有同鄉笑了,開始顯擺他的老資格:“當年打河陽,某便跟著當夫子,去到那邊一看,哎喲,作孽啊,地里全是雜草。都是秦宗權禍害的,他能禍害河陽,當然也能禍害洛陽,有什么可奇怪的?”
“這地若是能讓我來種,干什么都愿意?!?br/>
“上陣殺人呢?”
“亦心甘情愿。”
“華州還是人多地少?!焙竺婺俏环蜃訃@道:“夏王有令,募華州少地無地百姓至洛、汝屯墾,就是可能要上陣廝殺,你自己看著辦吧?!?br/>
華州幾年來外遷了四萬戶,目前人口還在三十萬以上,還是人多地少,但剩下的人走的意愿已經大為減弱,不是很好辦。更何況還要上陣拼殺,更沒幾個人愿走了。
“我便是河南人,如何不愿?”華州夫子說道:“當年跟著爺娘逃難去的關中,大部去了華州,也有人去了同州,如今能歸故里,自然是極好的?!?br/>
陜虢華三州人口的畸形增長,河南戰事頻繁是主要原因,而逃過去的也以河南府、汝州等地居多。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比如邵大帥當年一口氣強遷了十多萬張全義治下的河南府百姓去華州安置,給他出關打仗生產糧草,如今都在陸陸續續回流了。
至于華州本地人,其實也有走的。畢竟就那么點地方,人還那么多,繼續留在老家那就是“卷”,還不如到河南“處女地”上開墾定居。
“被你這么一說,我也想走了??上ё孀诹陮?,不忍舍棄?!?br/>
“舍棄祖宗陵寢的人多了去了,飯都吃不飽,哪有力氣想別的?!?br/>
“都走吧,一起也好有個照應。河陽那地方,你們不知道,蕃人烏泱泱一大片,何必讓好地都被他們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