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長庚微瞇著眼睛,面色平靜地盯著前方那巍峨的皇城,但情緒卻是異常復雜。
作為京都九門衛署的將軍,他不但熟悉京城九門,對皇城的城門同樣熟悉,知道如果城門緊閉,即使五千兵馬盡數集結于丹鳳門外,面對如此堅固厚重的城墻,沖上一年也不可能殺進皇城。
他當然知道,大唐立國至今,自己是第一位領兵殺到皇城的大唐將領。
他當然更加明白,當他將刀鋒指向皇城的那一剎那,就回不了頭。
能夠鎮守京都九門,統帥京都衛戍軍,唐長庚當然不是僅僅依靠國相的提攜,他的才干和智慧也足以讓他在這個位置上勝任多年。
國相真正的心思,別人不知,他卻是一清二楚。
對于夏侯家來說,圣人的安危確實關乎到夏侯家的興衰,圣人三個月不曾露面,作為圣人的親兄長,當朝首輔都不能知道圣人目前的情況,這當然是一件匪夷所思同時也是極其嚴峻的事情。
無論宮中發生什么變故,無論圣人現在生死如何,夏侯家都不可能等下去。
道理很簡單,一旦公主殿下得到了傳位詔書,夏侯家將迎來滅頂之災。
當今圣人是如何上位,國相自然是一清二楚,他當然知道麝月公主一旦重演當年的一幕,夏侯家立時就將陷入絕境,即使到時候夏侯家依然可以起兵,但到了那時一切都已經太遲,因為麝月公主不但擁有傳位詔書,亦有正統的大唐血脈,公主一道旨意,就足以將夏侯家打為叛逆,沒有了當今圣人的護佑,夏侯家根本無力與整個大唐為敵。
所以國相沒有時間再等下去,必須先下手為強。
如果攻破皇城,圣人安然無恙,夏侯家就是護駕有功,勢力自然更是無人可以抵擋。
若是一切如國相所猜測,圣人身陷絕境,甚至已經薨逝,那么國相卻可以趁機血洗皇宮,甚至造成公主死于亂軍之中,到時候控制京都,由誰坐上皇位,自然是由夏侯家說了算。
對國相來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唐長庚猜不到最終是怎樣的局面,甚至自己會是怎樣的下場他也無法預料,他只知道,自己根本無法違抗夏侯家的命令,也同樣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然而時局已經容不得他想太多。
比起讓宮中那股勢力成事,唐長庚當然希望夏侯家最后能夠勝利,畢竟自己到時候是功臣,夏侯家如果要收攬人心,時候當然不會虧待自己。
武-衛軍兵分四路,北面的重玄門守軍最為薄弱,所以調配到重玄門那邊的兵力也是最少,五千兵馬,唐長庚親率兩千兵馬直接來到丹鳳門,不過他從一開始就清楚,這點兵馬,根本不可能對皇城造成什么威脅,同樣也不會給龍鱗禁衛帶來任何的震懾,唯一的指望,就只能是駐守在京郊的神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