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神臨是迄今為止,我野心最大的一卷。
也是我寫得最辛苦,投入了最多心力的一卷。
同時,它也是爭議最大,好像最不被讀者喜歡的一卷。
寫到現在結卷,它的結構已經非常清楚了。
這一卷有兩條主線并行——
一條主線是“我如神臨”的一個個天驕人物。
一條主線是姜望成就神臨的路。
兩條線交織在一起,碰撞出了這一卷的故事。。
在寫黃河之會的時候, 我就說過,這是一場真正的列國天驕之會。此時出現在這場盛會上的天驕們,將決定現世未來十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命運。
他們怎么會不重要?
甚至可以說,“我如神臨”這一卷,是一場更復雜、更立體、更宏大的黃河之會。
因為彼時那些天驕所肩負的歷史、承擔的責任,在觀河臺上只能瞥見一鱗半爪, 在論劍臺下,真實的生活中,才看得到那些沉重的歲月。
歷史照見現時,才知道當年的齊夏爭霸,到底是怎樣一場戰爭。才知道太寅和觸憫,在觀河臺上為何而戰。才可以知道,那一筆帶過的革蜚、蕭恕,他們肩負怎樣的人生……
現世的引力太沉重,翻開歷史,不是榮耀,就是血淚。
從姜無棄結為秋霜開始,到姜望劍撞青銅鼎結束。
這中間, 姜無華一句我當神臨矣,便跨過天人之隔。
蕭恕不贖城坐守四十天,還是功敗垂成。
斗昭、鐘離炎、王長吉、月天奴、祝唯我、重玄遵、太寅、易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