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使臣被處罰出了結果。
兩名押伴使皆為處罰。
時司馬光上疏言,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不避強,不凌弱,此王者所為天下。
使者維護中國顏面之舉,在司馬光看來反成了‘凌弱’之舉,章越看了司馬光之疏,也感嘆他老人家這一手著實厲害。
兩位使者都被處罰了,雖未提及章越本人。
但章越也知道自己避不過,恰好殿上爭論,也通過不同渠道傳入章越的耳里。
與自己傳這話分別是韓忠彥,歐陽發。
韓忠彥,歐陽發雖未明言,但他們通過這樣的轉述,讓章越明白自己最好上疏自劾。
自劾就看自己在官家心目中的分量了,若是對你印象好的,官家會赦免你,此事就這般輕輕揭過。印象不好也是從寬處罰。
此舉總比被秋后算賬的好。
但章越覺得自己此舉并無過錯,故而也是犯了牛脾氣,堅決不自劾。
不自劾的后果也很顯然,于是不少朝臣將西夏國入寇的過錯隱隱輪在章越身上。
治平十月,西夏犯邊,在朝中引起了震蕩。
韓琦與司馬光就是否在西北實行府兵之制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至于官家也作出一個決定,那就是恢復轉對之制,于五日大起居時,由翰林學士及文班朝參官以次輪流奏對。
轉對之制,在太祖建隆二年時實行過。
所謂轉對之制,只要你是朝參官的文臣都可以入殿向官家奏對。
而之前一直實行是次對之制。所謂次對即是由具備待制官資格的官員方可進殿入對,故而待制官又稱次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