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大帳篷外風聲呼嘯,史從云懷抱著小黃花,小姑娘的秀發碰到他下巴,有些癢癢,心猿意馬的,野外多有情趣,不過也沒動手,他腦子里有事情呢。
他現在所處之地,正是潞州,昭義軍的治所所在。
昭義軍又稱澤潞鎮,是唐朝重要方鎮之一。
昭義軍長期領有澤、潞、磁、邢、洺五州,相當后世河北內丘、隆堯以南,巨鹿、丘縣、肥多以西,涉縣、邯鄲市以北,山西長治、晉城兩市,地方很大,而且靠近河陽,洛陽,把守南北太行山要道。
往東控制太行山中的要道,能輕易出兵河北,往南過了太行山就是河陽,直接威脅洛陽,函谷關一帶。
控制這里割據的人很多,如薛嵩、李承昭、王虔休、盧從史、劉從諫、李克修、李筠等等。
如今李筠之亂已平,如何安置昭義軍,在他心里又開始糾結。
他最想的自然是廢除昭義軍,將五洲之地釋放出來單獨管理,嚴防再次割據的危險。
但世上的事情總有兩面性,并不存在什么完美的辦法。
肢解昭義鎮確實能降低割據危險,但必然會降低秦國的戰爭潛力,道理很簡單,五洲之地,統一協調調度,統籌規劃,不受掣肘,很多事情就更好執行,如果事事都要上奏朝廷,互相之間不為一體,有什么事一旦涉及地域廣了便推諉扯皮,會大大影響辦事效率。
而在軍事上,這種差距跟加明顯。
昭義鎮多割據,昭義軍多強兵,且不說唐末以來連年征戰,就說李筠雖然割據叛亂,但他在昭義軍任上時,多次對北漢用兵,打得北漢損兵折將,是中原邊地長城。
人和事大概如此,是很難以非黑即白得標準去評判得,李筠死了,史從云允許他得家人厚葬他道理就在這,其人跋扈自傲,自視甚高,后周時就不尊號令,到如今割據叛亂是真;可其用兵有方,屢敗外敵,為國守邊也是真。
而歷史上,李筠死后是郭進接管西山巡檢,已經領著昭義鎮的兵,屢敗北漢,兩次大敗契丹。
宋太宗滅北漢時最重要的一場打戰就是郭進領兵在石嶺關大敗遼軍,斬首萬余人,逼退遼國援軍,領的多數也是昭義鎮精兵。
郭進能有這樣的作為,最大的原因在于宋太祖趙匡胤對他幾乎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放權。
趙匡胤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人們只知道他杯酒釋兵權,卻不知道他在對待幾個邊將時完全放權到讓他們做土皇帝的地步,在京城嚴打嚴查,殺了一大批貪官,但對邊將甚至違法亂紀也不追究。
老趙是懂的,放權手下才好打戰,但放權也可能導致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