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邑城外,有一處名勝,日為“虎臺”。
昔者陽陵侯薛昌與廣平侯酈復爭道于此,一度引得萬人空巷。
昔日虎臺今在,昔日公侯成黃土。但虎臺等閑時候其實并不開放。
因為在虎臺之下,就是大名鼎鼎的“司玄地宮”。
大夏鼎盛之時,滿朝公卿,有過半之數,曾求道于司玄地宮,可見它的重要性。
放諸于外,是可類比于齊之稷下學宮的。南夏總督府這一次正式召開的南疆官考,最后的官試,便在虎臺舉行。
整個南夏有志于官道者,只要滿足了基礎條件的,皆參與了這次大規模官考,考試共有城試、府試、官試三級。
最后來到虎臺的,一共有三百人。
能走到這一步的,都已經是難得的人才,就算這次考得再差,也會有個官身。
而這三百人中,將優中選優,決出南夏二十個郡的郡守。
南夏本有二十一府之地。
但是在齊夏戰爭期間,錦安府邊軍意志頑強,齊軍各路屢攻不破。待得同央城決戰結束,貴邑城破,錦安府邊軍懼怕齊人報復,因而舉府降了梁國。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說法。
如姜望這樣的齊國高層當然知曉,這本就是讓梁國牽制夏國東南的條件。
梁國并不弱小,康韶當初能夠成功復國,
又能夠在逐漸恢復元氣的夏國面前,始終保持強硬態度,這本身就是力量的證明。一是有著劍閣的支持。
二則,梁國宗室與血河宗也長期保持著緊密的關系。
兩個當世大宗給了梁國人相當的底氣。梁夏兩國之間,是崇山峻嶺,險峰相絕。中間的問劍峽,只有一條棧道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