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0億的投資搞定后,長安市的機構改革方案在王鴻濤的催促下被省委、省政府批準,為了讓市委、市政府更加高效的運轉,王鴻濤馬上啟動了全市機構改革。
欲治兵者,必先選將,首先得確定16個市委及25個政府部門的領導班子,尤為重要的確定一把手人選。
為此,王鴻濤召開了五人小組會醞釀人選,本應該是要召開書記辦公會,但王鴻濤不想讓副書記胡忠強插手太多,削弱他的發言權。
五人小組會有市委書記、兩名副書記及組織部長、紀委書記組成,市委秘書長記錄,已經有6個常委參加,一般五人小組會決定的事情就是最終結果了,所謂開小會解決大事,很多時候常委會已經淪為了走形式。
會議開始后,王鴻濤先定調子,說道:“同志們,時不我待,今天咱們必須把各縣區一、二把手和25個行政局一把手給定下來,不能影響到馬上開始的機構改革。我先提幾個人選,周口縣委書記為馬強,省發改委的處長;蓮洲區長為高連波,渭北市的一名縣委書記;長安區長為凌志峰,省委政研室下來的;雁臺區長為錢智民,省質監局的處長。這些都是省委推薦的人選,無需討論。另外,推薦銀州市神州縣委書記張強擔任市審計局局長;招商局并入投資合作局,局長石泰峰就去工信局;鐵路辦主任南華干的不錯,就去金融工作局吧?!?br/>
張強在神州縣很好的貫徹了王鴻濤的意圖,年齡也不小了,來長安市給安排一個實權局長,級別也上來了,算是王鴻濤給他的褒獎。至于原招商局長石泰峰和地鐵辦主任南華,王鴻濤也認可了他們的能力,給到兩個職能局也算重用。
細數一下,無論是省委的推薦,還是王鴻濤自己的推薦,加起來才7個名額,對于要討論的四百多個位置簡直少到可憐。按照慣例,一把手記占一半的份額一點不為過,哪怕是拿走7成以上的名額都是家常便飯,更何況王鴻濤是省委常委,再霸道一點別人也不能說什么。
本來大家都做好查漏補缺的準備,沒想到現在要吃肉了,都有些措手不及,大腦cpu高速運轉,想著如何在這次人事調整中分一杯羹。
接下來市長胡昊發言,一口氣推薦了6名職能局局長,包括新成立的行政審批局這個熱門單位。不過都是政府組成部門,市長確實有很大的發言權。但唯獨漏掉了市場監管局,因為工商、食藥、質監三個局長爭一個局長,競爭太激烈了,市長都不知道該如何取舍。
對于這個職位,含權量完全不亞于一個普通副市長了,大家都有想推薦的人選,吵的喋喋不休,誰都有優勢,誰也有劣勢。
到最后,王鴻濤一言裁定:“既然大家爭論不休,我看這樣吧,由分管副市長先兼任,他們三個都去做副局長,各自分管原來的領域,是騾子是馬放在一起比較一下,相信不久就高下立判了。他們互相不服氣,但是副市長壓著,不會還不服氣吧!”
胡昊眼睛一亮,馬上同意了這個決定,副市長兼任,最起碼還在掌控范圍內。
副書記胡忠強推薦了兩個人選,組織部推薦了一個職能局長,紀委書記陳冬趁機推薦了一個副書記擔任孫超擔任應急管理局局長,順勢又把王鴻濤交代的銀州市杜龍安排在市紀委副書記的位置上。
所有人都有所收獲,算得上皆大歡喜,機構改革所需要的正職全部配備到位。
接下來,研究的是各縣區和25個職能局的班子成員,由于宋勇案件的牽連,重災區其實是處級這一層面,一次性減員300多人,位置出現了大量的空缺,所以長安的機構改革人事壓力不大,現在要做的就是對機構合并前的副職再分配,崗位大于人數,當然好調整了,區別在于位置好壞而已。
王鴻濤先定基調,一定要保持機構改革后的領導職數和編制數統一,絕不允許超職數配備領導,所有的副職都要無條件服從組織的二次分配。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討論,各縣區的副職和25個職能局的副職全部調整到位,而且還空缺了58個崗位。市場監管局原本有的18名副局長也被交流到其它部門,免得出現大笑話。
試想一下,一個單位出現了18個副局長,公布出去后會引起多大的反響,還不得讓群眾罵死,群眾可不管你是不是因為機構改革。
翡翠珠文學 > 官梯之基層公務員大結局 > 第712章 機構改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