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明建國初期,太祖高皇帝雖然曾經宣布過要分文武科考試,但一直沒執行武科考試,也就不存在武舉。
武舉第一個發展節點,是土木堡之變后的天順年間;第二個發展節點,是嘉靖年間。
當然,如果沒有林大官人穿越并改變歷史,武舉未來還有第三個發展節點,那就是崇禎年間。
從這些時間點可見朝廷對武舉的態度,基本都是在軍事上出了問題后,病急亂投醫一樣的搞武舉。
在當今萬歷朝,雖然武舉制度相對比較成熟了,大量模仿了文科考試制度,也有了鄉試和會試。
但是到目前為止,大明的武舉沒有真正舉行過殿試,也就是說武舉并沒有產生過武狀元。
目前民間俗稱的武狀元,其實都只是武舉會試第一名而已,只能相當于文科的會元。
如果按照原有歷史軌跡,第一個真正的武狀元要等到崇禎朝才會出現。
邢巡按大概也懶得多耽誤時間,回了蘇州就放出告牌,開始考察武舉考生。
第一個接受考察的就是蘇州府首縣吳縣的考生,武藝考察時間定在五月二十五日,地點在蘇州衛校場。
林泰來帶著張家兄弟,把大槍和雙鞭這些常用兵器都帶上了,早早就趕到了位于城北的蘇州衛校場。
“什么?不讓帶兵器?”林泰來對守大門的軍士質問道:“不帶兵器怎么演武?”
守門軍士懶洋洋的說:“刀槍弓馬還有石墩,里面都備著,不須考生自帶!”
他一邊說著還一邊好奇的打量著林泰來,沒見過穿著大袖長衫來考武舉的,怕不是腦子進水?
規矩就是規矩,林大官人也只能遵守,只能將雙鞭和大槍留在了場外,獨自進了校場。
當然軍士也沒想到,林大官人的大袖里面,還藏著鐵指虎。
進了校場后,卻見在點將臺附近,已經聚了二三十人,正熱熱鬧鬧的說著話,這場面與文場考試截然不同。
林泰來走了過去,站在外圍觀察了一下,就明白了。